当多数企业在商业照明红海中拼杀时,这家成立于2009年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专精特新企业——尔漫照明,早已凭借教育照明领域的深度沉淀,朝着行业标准制定者与护眼照明生态构建者的方向坚定迈进。
董事长张海涛以营销人的敏锐与技术控的执着,带领尔漫从出口代工走向全生命周期的近视防控专家,书写了一段“从政策红利到价值深耕”的转型叙事。
尔漫照明董事长张海涛在接受专访时坦言:“我们的核心从未改变——做有价值的产品,而健康照明正是光的未来。”
政策春风下的长期主义抉择
2018年,随着国家近视防控战略的推进,校园照明改造成为风口,尔漫照明乘着政策春风顺势入局。彼时,众多照明企业也看到这一蓝海市场纷纷涌入,然而时过境迁,曾一度拥挤的教育照明赛道如今稍显冷清。
△张海涛接受古镇灯饰传媒专访
他强调,教育照明并非短期套利的生意,而是需要长期投入的技术攻坚战。
从代工思维到“标准制定者”的转变,成为尔漫的关键一跃。2021年参与《深圳市中小学教室照明技术规范》编订,2022年牵头起草福建、广东等多省幼儿园照明标准,2023年主导儿童房灯光标准……截至目前,尔漫已参与10余项国家级、省级标准制定,成为教育照明领域的“隐形规则输出者”。
全生命周期护眼生态的构建
“纵向深挖”即在教育照明领域,从中小学延伸至大学、幼儿园及细分教学场景。“教育照明的细分市场足够大,关键是要提前布局与持续投入研发深耕。如大学实验室、阶梯教室的照明需求更复杂,而幼儿园需要兼顾护眼与色彩心理学。”张海涛还透露,尔漫正在牵头起草首个全国性幼儿园照明标准——《幼儿园(托儿所)室内照明技术规范》。
△尔漫照明教室照明灯光改造展示
“横向拓展”即从校园走向家庭与办公场景。“校园照明是起点,但光的价值应覆盖青少年的全生命周期。”张海涛解释道。
在家居护眼照明方面,尔漫均采用全光谱光源,显指达95以上,远超国标80显指,蓝光危害等级达到RG0豁免级,为孩子提供了健康、舒适的光环境。
同时,尔漫照明以儿童房为突破口,推出了一系列产品。其中,全光谱大路灯成为爆款单品。在尔漫的研发实验室,第十七代大路灯正在开模。与市场上笨重的“工业风”产品不同,尔漫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儿童的喜好与需求,融入家居美学。
△尔漫照明大路灯产品
在办公护眼照明方面,尔漫将其定位为办公空间会用到的护眼面板灯、大路灯等产品,为用户带来提升效率与健康的双重保障。
这种“场景穿透式”研发,源于尔漫独特的技术储备。截至目前,尔漫已在印度孟买、印度新德里、广东江门、湖北咸宁、陕西延安和江苏宿迁设立六大生产基地,拥有超600多件照明产品专利。
张海涛强调,尔漫的产品矩阵始终围绕“青少年全生命周期护眼”展开。
光健康赛道的“慢变量”哲学
张海涛深知,在行业发展的浪潮中,唯有不断创新与深耕,方能立于不败之地。面对行业退潮,尔漫照明没有选择随波逐流,而是坚定地走上了逆流而上的道路。
“2025年,尔漫照明计划在全国32个省市布局线下渠道,通过样板间支持、新媒体培训赋能照明经销商,抢占这一细分赛道的市场红利。”张海涛目光坚定地说道,目前已与照明行业两大标杆经销商成功建立合作关系。
“风口会过去,但人对健康光的追求不会。”张海涛总结。
笔者手札:
当照明行业在智能与健康的风口上快速迭代,尔漫照明用十余年时间诠释了“慢变量”的商业逻辑——不追逐短期政策红利,而是扎根教育照明细分市场,将技术标准转化为品牌壁垒;不局限于单一场景,而是以青少年全生命周期为轴,构建从教室到家居与办公、从光源到智能系统的完整生态。
在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,尔漫的坚持或许正预示着照明行业的终极答案:当技术回归人本,当产品承载责任,光才能真正成为健康生活的基础设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