格拉德威尔在《异类》一书中曾告诉我们,一个人最幸运的,莫过于在年富力强的时候,赶上了技术变革的浪潮。当AlphaGo战胜李世石的那一刻,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智能革命已经近在眼前。
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。也总有青年才俊,很幸运地踏着浪潮,创造财富,成为重构产业秩序中的一个活跃分子。
格兰斯贝和它的创始人时磊,就是这样的时代幸运儿。
2016年,Google的AlphaGo围棋软件在五番棋的比赛中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九段,这标志着机器智能的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,也在公众意义上彻底引爆了人工智能。
许多人预言,在不远的将来,大数据与AI,将颠覆几乎所有的行业。
彼时,在中科院微系统所的时磊,嗅到了这股商机。毕业于东南大学通讯系统专业、曾在知名国际通信企业工作10多年的他,训练起一种灵敏的商业触感和理性的预见力。在经过一番研判后,他瞄准了智能照明这个赛道,主营无线传感网照明解决方案等业务。
“从早些年的搜狐、网易、新浪,到后来的BAT,再到共享单车、美团等,它们都抓住技术变革风口乘势而起。而物联网将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风口。”时磊分析道,“风口之下,最能够充分发挥我们过去积累的通信行业经验,又符合国家政策,创业成功率比较大的,非智能照明莫属了。”
△格兰斯贝总经理时磊在各大论坛上做宣传推广
外表谦和低调的时磊,是一个既懂技术、又非常重视市场的创业者。他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和重点,一旦选择了目标,便非常专注。在时磊的观念中,技术以人为本,只有实实在在地解决那些更为紧迫的痛点、而非幻想出所谓的“酷炫”的伪需求,才能加速技术的普及应用。
再好的技术和产品,只有实现了商业价值,得到用户的认可,才能算是成功的,也才有持续发展的动力。
△格兰斯贝智慧空间实验室
特别是IT行业的原材料成本比较少,成本主要集中在研发和人力成本上。因此,使用的用户数越多,系统上运行的设备节点越多,既可以分摊高昂的研发成本,也可以基于大量的应用实例,加快技术的迭代、升级。
时磊非常清楚这一点。格兰斯贝紧扣国家“节能减排”的大势,业务聚焦在节能效果最明显、刚需最强劲的智能车库、智能工厂和办公楼宇等应用场景,便是佐证。
据了解,经过四五年的发展,格兰斯贝目前已成为国内领先的无线传感网照明解决方案商,是互联网巨头和运营商等企业的生态链合作伙伴。
主营的无线自组网传感网智慧照明产品GS-lighting,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硬件设计、自组网通信协议与核心算法代码。
GS-lighting可根据环境光线自动调节亮度,实现人来灯亮、人走灯休眠,并利用物联网技术集成远程控制、无线传感安防、室内位置服务、传感器数据上传等实用功能,广泛应用于物业、办公区域、地下空间、大型商场等多种场景。
目前,格兰斯贝已与国内多家知名的照明企业合作。在时磊看来,传统照明企业的智能化升级,并非易事。而格兰斯贝的一个使命便是助力照明企业更快、更好地搭上智能照明的时代快车。
“要帮助灯厂实现智能化,需要花费很多的努力。格兰斯贝一直在研究怎样让产品更简单?怎样让成本更低廉?怎样让调测人员更加省事?怎样去满足一些个性化的需求?”时磊说道。
在时磊看来,智能方案商提供的产品和方案,“稳定可靠”最为关键;其次,使用起来要越简单、越方便越好。
他认为,要上手智能照明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难。智能方案商就好像乐高公司,提供各种各样、标准化的积木。“用这些积木搭个东西出来,其实并不难。难就难在能不能搭得跟模型一样漂亮,做出高阶的东西?”
这其实对人才的要求比较高,需要懂技术,懂灯具,懂美学等。因为缺乏这样的复合型人才,也导致近年来智能照明推广得比较慢。这几年,格兰斯贝主要面向照明企业,做了大量的培训和业务交流,但这似乎远远不够。
“照明企业在面对业主、设计师等下游客户时,其专业能力还是有所欠缺,影响了项目的商务进展和落地实施。”
时磊表示,2024年,格兰斯贝将“两条腿走路”。除了继续加强与照明企业的合作外,还将在全国乃至全球进行巡演,让设计院、业主等更愿意在项目中使用智能照明,“方案不是仅仅停留在灯厂。”